煤炭地勘企业应推进供给侧改革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笔者就煤炭地勘单位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谈以下建议和意见。


    1、从问题导向出发区分有效供给与无效供给

    现阶段煤炭地勘单位哪些业务是有效供给,哪些业务是无效供给?就陕西煤田地质系统各个专业队伍而言,由于历史沿革、文化积淀各异,所处的地域不同、工作目标任务不同,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措施、推进步伐也各有侧重。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同质化”,时至今日,还是没有跳出传统煤田地质勘探的窠臼,各单位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前些年,随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开发建设,我们的技术优势得到有效凸显和发挥。但是,2013年以来,由于国内煤炭产能总体供过于求,整个煤炭地勘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在煤勘市场上的优势也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

    2、减少无效供给实现业务有效延伸转型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煤炭主导地位有所动摇,作为煤炭开发的上游——煤炭地质勘探单位,也进入项目减少、竞争激烈、队伍过剩的新常态。提高“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积极进行供给侧改革,是维护我们队伍稳定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几年来,陕煤地质一八五公司坚持“区域化、专业化、差异化、高端化”的发展战略,先易后难,稳妥推进,不断从传统的煤炭资源勘探向清洁能源勘探、金属勘探、水资源勘探拓展,实现了勘探业务的有效延伸转型。

    紧跟能源发展新趋势,向煤层气、页岩气勘探施工转移。2015年至2016年,我们开展了陕北侏罗纪煤田郭家滩、袁大滩、大海则煤矿的煤层气勘探施工;2015年至2017年,参与甘肃省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先后合作完成了“武页1井”“敦页1井”的勘探施工工作,并在敦煌盆地取得突破性成果,弥补了煤炭勘探的不足,也开拓了省外地质市场。

    紧盯非煤勘查项目,向金属勘查、稀有矿藏勘查施工延伸。在内蒙古高家梁、东北大庆以及秦岭地区先后实施了4个煤铀兼探和铀铌铅多金属的勘查项目,既锻炼了队伍,又积累了非煤领域的施工经验。

    紧跟国家公益性项目,向“大地质”服务领域拓展。实施了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野外施工等国家级、省级水源调查施工项目,为西部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了基础支撑。

    3、扩大有效供给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扩大有效供给,我们秉承“大地质、大市场、大服务”的经营理念,充分发挥身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地域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专业化”方面,向地质灾害防治、井下钻探、非煤检测领域延伸,这些是我们相对熟悉、最易入手、风险也相对较小的领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和效果,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差异化”方面,要求技术实体、生产性实体,各有侧重、差异发展。通过推行“低成本”扩张战略,优化专业结构,整合技术力量,添置化验、测量设备仪器,在业务范围、产值收入方面都有了较大拓展和提升。

    在“协同化”方面,要求技术与生产部门之间、工程技术人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做到信息资源共享,相互支持,共同提高;针对项目类型、专业特点,合并同类项,打破内部壁垒界限,对外形成合力,凸显优势,赢得发展先机。

    4、推进供给侧改革仍需在管理上下功夫

    今年是供给侧改革的深化年,当前煤炭地勘单位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转型发展、多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仍需我们继续加强企业内部管控能力,在推行精益化管理上下功夫,切实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树立全员创新理念。推进供给侧改革,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干部职工不能囿于传统的思维模式,留恋过去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化经营为主线,以创新的理念认知市场、把脉定向,以发展的眼光审视过去、谋划未来。

    坚持不懈培养各类专业人才。采取卓有成效的办法和途径提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环境和土壤,特别是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让他们墩苗扎根接地气,从最基本的工作、最基础的知识领域吸收营养,把枯燥的地质基础理论与鲜活的地勘市场结合起来,使他们全面提升,快速成长。

    坚持不懈强化管理。推进供给侧改革,企业要坚持不懈强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继续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执行资金审批制度,提高资金运营效益。树立“现金为王”的理念,将现金流和利润作为企业经营考核的主要指标,为供给侧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