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党建成为脱贫攻坚“新引擎”

    绥德县坚持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以“三四三四”党建模式为抓手,抓关键、强弱项,为坚决打赢这场硬仗精准发力,实现了基层党组织“两力两率”不断提升、脱贫攻坚有序有力推进的“双赢”目标。


    1、建好“两个班子” 突出组织引领

    2017年年初,绥德县紧紧抓住建强班子关键,全面加强县镇村三级干部队伍建设、强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筑牢基层党组织引领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

    围绕“六个精准”扶贫要求和“八个一批”脱贫举措,成立脱贫攻坚“八办两组”,抽调10名年轻后备干部分别担任主任、组长,配合县扶贫办宣传政策、细化任务、推进工作。

    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主官主责,补充了4个镇党委书记、5个镇长空缺岗位,保证镇党政正职相对稳定。让镇主要领导70%以上精力抓脱贫攻坚成为制度。

    2、抓好“六支队伍” 凝聚工作合力

    坚持从严把关,绥德县在“选、管、用”上下功夫,抓好“六支队伍”,劲往一处出,力往一处使,凝聚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合力。

    坚持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以及作风过硬、干劲十足、甘于奉献的年轻后备干部组成105支驻村工作队,放在脱贫攻坚第一线,选派392名干部到贫困村驻村。

    按照“从严选人、因村派人”的思路,选派120名后备干部到贫困村、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建立《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办法》,严格考勤管理,坚决落实“九个一”制度,确保月驻村不低于18个工作日,协调派出单位每年至少落实1-2个项目工程。纸房沟村第一书记郑晓轼,深入农户家中、村级阵地,问询美好愿望,对接派出单位投入资金400多万元用于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制订《纸房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期待。

    扎实开展换届工作前期调研,对村情稳定、群众换届愿望较强的村率先进行换届,现已调整支部书记3人;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8个,制定《绥德县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明确规定与脱贫攻坚挂钩,将绩效考核工资占比40%调整至80%,激发了村干部创业谋发展的活力,村干部不再等着看、推着干、不愿干,而是想着干、争着干。按照党建示范点建设标准和“村级阵地综合服务提升地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示范点33个、综合服务功能阵地13个;建立“三函”工作机制,坚持“每月一调度一督查一通报,每季一排名一点评,半年一考核问责”制度,定期召开现场调度会,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作用发挥、综合服务。

    制定《关于开展“结对帮扶、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完善县级领导、正科级、科级干部“753”结对帮扶贫困户机制和镇村干部划片包村包户机制,健全领导联系村制度,结合月嫂、产业培训等造血扶贫,共有结对帮扶责任人5399人。

    结合脱贫攻坚目标,建立义合等四个人才培训基地,引进品牌产业、文化包装等方面人才49名,集中开展各类培训14次,培训1210人次,各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15次,推进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作用。

    3、创新“三个载体” 搭建平台助力

    以创新扶贫载体为核心,促进支部引领、企业或合作社带动、多支队伍驱动和多元产业行动融合帮扶为手段,以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推行“党建+精准脱贫”模式,实现了“要我脱贫”的被动脱贫向“我要脱贫”的主动脱贫转变。

    创新推行“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结合党员流动性大的因素,在园区、合作社建立流动、联合或田园党支部,把支部建在生产线上,把贫困户吸纳到园区或合作社进行配股、务工,推动劳动力、流动资源与合作社、园区生产、技术等要素优化组合、精准对接,带动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增收脱贫。目前,该县合作社、园区共带动贫困户4500余户。仅田庄镇就实施贫困户配股扶持210户,实现了园区(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贫困户不断稳定增收、基层党组织整体提升。

    创新开展“党建+新民风”引导工程。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建立“一约四会”制度,广泛开展道德讲堂、移风易俗、文化传播、好人表彰等活动以及“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弘扬新风正气,激发内生动力,助推脱贫攻坚。2017年,崔家湾、义合、满堂川以及薛家峁等多镇开展“好人”表彰大会,讲述脱贫攻坚、意识形态以及家风家训等故事,形成脱贫攻坚新业态。

    创新推进“三变”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先后建立绿源生态园、创新园区等多个省市级园区,走上多产业融合行动的路子,实施“合作经营、配股入股、领养转租、六借六还、产业吸收”等发展战略,促进多特色产业与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强化“三项机制” 夯实夯牢责任

    面对28935户7543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压力,该县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不断健全制度体系保障脱贫攻坚,努力把组织优势强化为攻坚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实现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的无缝对接。

    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出台一系列保障措施,将经费落实情况、队伍工资待遇兑现情况作为督查评比排序的重要内容,激发干部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以“三项机制”助推脱贫攻坚,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注重从基层表现突出、口碑公认的脱贫攻坚队伍中优先选拔任用、培养后备干部,每年评选表彰一批脱贫攻坚优秀党员、第一书记、基层党组织书记,对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履职不实的干部进行处理,真正让“三项机制”的贯彻落实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坚强动力。2017年提拔和重用脱贫攻坚干部、“第一书记”17名;对27名工作不力、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问责处理。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