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金融扶贫工作纪实




小额贷款助力农户依靠大棚种植脱贫



银行工作人员进村为贫困户办理贷款



贫困户与乡村两级干部畅谈脱贫思路

    政府设立担保基金并全面贴息,银行降息让利并建立绿色通道,贫困户依托贷款发展种养殖业顺利实现增收脱贫……2016年以来,一种独具特色的金融扶贫模式在定边悄然兴起,并在该县整体脱贫摘帽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学、因病、因灾,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可谓是林林总总,但通过金融贷款的扶持,便可以帮他们培育起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基础,脱贫攻坚的各类问题也便迎刃而解。”谈及定边县出台小额扶贫信贷政策的初衷,该县县委书记崔博如是说道。

    政府企业联动——基金担保引来扶贫活水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后,为充分发挥信贷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本县具有产业发展能力贫困户的持续、稳定脱贫难题,顺利实现“三年稳定精准脱贫、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的战略目标,定边县委、县政府通过深度调研、协商,按照“政府产业引导、提供担保支持、银行降息让利、变输血为造血”的金融扶贫工作思路,于2016年初,在定边农村商业银行设立了5000万元贫困户小额信贷担保基金,金融扶贫“定边模式”的大幕便由此徐徐开启。

    根据当时签署的《定边县小额扶贫贷款合作协议》规定,在定边县政府向定边农商行提供5000万元的扶贫担保基金(其中陕西荣民集团出资1000万元)的基础上,该行将担保基金放大10倍即5亿元,并以低息贷款(月息4.75‰)的形式发放给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1至10万元不等,扶持他们发展家庭养殖业、简单加工业、家庭零售业或购置小型农机具等,最终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脱贫目标。

    过去,对于广大迫切需要资金发展家庭产业并谋求脱贫致富的贫困户而言,因为存在一定的履约还款风险,其贷款的担保、抵押都存在较大难度。“但在2016年起开始实施的小额扶贫贷款政策中,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只需通过由村风控小组、包扶责任人、第一书记、村‘两委’、乡政府、扶贫办共同参与的评级授信,便可向我行提出贷款申请。对此,我行还专门设立了绿色通道,建立了客户经理包村机制,并以乡镇分理处工作人员为骨干,组织开展进村入户办理贷款手续的活动,确保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在第一时间拿到贷款。”定边农商行董事长赵仁峰说。

    除了在贷款流程方面为贫困户亮起绿灯,2016年以来,定边县委、县政府还积极实施了一系列贴息政策,切实减轻贫困户负担,帮他们免去了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后顾之忧。

    “针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贷款,2016年定边基于月息4.75‰的基础,在贫困户还清贷款和利息后,再由政府出资贴息2‰并直接返还贫困户。2017年,又依托‘5321’模式对扶贫贷款政策进行了调整,将贷款期限从1年延长至不超过3年,贷款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由财政补贴全部利息。”定边县扶贫办主任尤海旺介绍。

    据最新数据统计,2016年以来,定边农商行已累计向定边县建档立卡且经评级授信的9753户贫困户发放贷款5.66亿余元,其中小额扶贫贷款笔数为8193笔,金额超过4.79亿元,户均贷款超过5万元,贷款覆盖率接近65%。仅2017年,该行即发放小额扶贫贷款4223户,总金额2.66亿余元,其中金额不超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9286万余元,有效信贷需求获得率为100%。由此,该县也一跃成为全省贫困县金融扶贫贷款额度最大的县区。

    让贫困户顺利、及时拿到扶贫贷款,只是定边县委、县政府帮扶他们走上脱贫致富路的第一步。2016年以来,该县还按照“四跟四走”(贷款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金融帮扶方式,鼓励、激励贫困户发挥聪明才干、用好扶贫贷款,围绕市场需求及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游则游,务实高效地发展家庭种养殖业、简单加工业、基础性服务业等项目,由此开辟致富新路径,真正实现持续脱贫、稳定脱贫。

    “县上推出的小额扶贫贷款政策,因为采用了无抵押、纯信用方式的授信,让广大贫困户实现了从手中‘无可支配’到脑中‘有活可干’的快速转变,真正赋予了他们新的、高效的生产能力。如今,这个政策在种植户眼里是‘植富宝’,在养殖户眼中是‘殖富宝’,在我们基层干部眼里则是名副其实的‘致富宝’。”定边县红柳沟镇党委书记王学瑞说。

    “输血”促“造血”——种养相宜助力产业脱贫

    不管是“植富宝”“殖富宝”还是“致富宝”,要弄清其带来的真实效用,我们还要到贫困户家中去看一看。

    定边红柳沟镇沙场村贫困户赵李,因妻子常年患病欠下二三十万元债务,此后便一边务工一边照顾妻子,每年的收入寥寥无几。2015年,了解到本村村民依托拱棚种植实现1棚香瓜收入1.5万元的消息后,赵李决定返乡种植拱棚香瓜。

    “2015年冬季,我们一家东拼西凑建起了3座拱棚,次年便实现纯收入3万余元。此后,我便有了扩大种植规模的打算,但以我们的家底,再想建棚可谓痴人说梦。了解到情况后,第一书记闫克学和村支书魏于章主动联系到我,帮助我申请了1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赵李说。

    2016年冬,10座崭新的拱棚便在赵李家的土地上拔地而起。开春后,赵李种植了11棚香瓜、2棚西瓜,排除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全家的收入仍有七八万元,顺利实现脱贫致富。

    姬塬镇西掌塬村贫困户高玉江,年近八旬的老母身患慢性病,女儿因小儿麻痹症丧失劳动能力,儿子尚在高中就读,全家的生产生活负担全压在夫妻二人身上。

    此前,他们全家的收入来源就是种地、养牛。但因村子地处白于山区,降水稀少,种地一直是“靠天吃饭”;养殖方面则因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明显。“因为我有一定的养牛经验,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我就有了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当时家里穷,拿不出多少钱,建圈买牛的目标受到资金短缺的限制。”高玉江说。

    但小额扶贫贷款政策终于让高玉江的梦想照进了现实。如今,在10万元贷款的帮助下,他已经建起了标准化的养牛圈舍,肉牛存栏规模也达到了36头。因为家中新繁殖的牛犊较多,他还专门购置了2头奶牛用以解决牛犊哺乳问题,为家庭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目前的养殖规模计算,高玉江全家的年纯收入可达五六万元。除此之外,因为养殖规模的扩大,他们家还成功获评‘家庭农场’,仅此一项便可获得县财政给予的3万元产业发展补贴。”西掌塬村第一书记乔剑说。

    纵观定边各地,像赵李、高玉江一样依托小额扶贫贷款实现脱贫致富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

    白泥井镇公布井村贫困户陈秀芳,丈夫因车祸致残,女儿尚在大学就读,家中缺劳力、缺资金。在小额扶贫贷款的帮助下,她一次性偿清了平整67亩土地欠下的债务,2017年仅大田西瓜售出150吨,实现纯收入近5万元。

    石洞沟乡薛圈村贫困户薛治军,自身患有眼疾,妻子肢体残疾,一双儿女尚且年幼。2016年,他通过小额扶贫贷款购置了小型农机,2017年种植了自己及承包的200余亩土地,仅99亩麻子就收获1万余斤,按目前市场价计算可实现收入2万余元。

    盐场堡镇杨凤渠子村贫困户陈国华,此前多年在外打工,后因患病无奈返回老家。小额扶贫贷款出台后,2016年,他贷款5万元建起了400平方米圈舍,并购入10头母猪发展起肉猪养殖产业。“按照每年自繁自养150余只仔猪的规模,我们全家仅养殖收入可超过7万元。2017年,我又贷款10万元用于购买饲料,并计划建一座沼气池,实现对猪粪的有效利用。这样一来,冬季新繁育仔猪的成活率就有了保障,农业种植的效益也有了保障。下一步,我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力争用自己的双手早日实现脱贫致富。”陈国华说。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